豆制品行業亟待改善 制約因素依然明顯
2019/1/12 12:47:40點擊:
面對如此廣闊的市場前景,一些行業專家在高興的
同時又有擔憂。眾所周知,“小作坊”是豆制品產業發展繞不過去的話題。河南某豆制品公司負責人表示,數量多且分布散的小作坊工藝簡單、設備簡陋,還有一些生產不規范的地方,“食品安全隱患極大”。一直以來,尤其是新修訂《食品安全法》實施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積極推進“三小”綜合治理,其中就包括對豆制品小作坊的監管。有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11月30日,天津、河北、內蒙古等24個。ㄗ灾螀^、直轄市)已針對“三小”出臺相關法規。
不過,對于行業專家來說,他們更關注豆制品在工業化生產中的加工副產物原料因為循環利用低而導致的環境污染。
廣州佳明食品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明介紹,豆制品加工副產物主要為豆渣和黃漿水兩種,黃漿水又稱為豆清液。由于回收利用成本高,目前行業對二者的利用率均比較低,存在極大環境污染隱患。黃漿水含有較高的BOD(生化需氧量)和COD(化學需氧量),其處理成本很高。有數據顯示,每噸干豆能產出約7噸~10噸黃漿水,2016年國內年產豆量達1700萬噸,以此估算,企業需建設強大的污水處理設備,其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可想而知。而這也直接導致黃漿水隨意處理問題突出,環境污染隱患巨大!澳壳,黃漿水綜合利用研究多停留在理論階段,由于豆制品加工一般采用氯化鎂或者硫酸鈣作為凝固劑,所產黃漿水因鈣鎂離子含量高,產品口感很難得到消費者青睞!崩蠲髦赋。
據了解,也有一些研究提出從黃漿水中提取大豆異黃酮、大豆低聚糖等,但因成本與收益不均衡,未能得以廣泛推廣。
國家大豆產業技術研發中心加工研究室主任于寒松表示,豆渣更不好處理,每1噸大豆能產出1.5噸豆渣,每年我國豆制品加工中所產生的濕豆渣高達2000萬噸。如果按平均含水量85%計算,一旦全部利用開發成食品,相當于能節省300萬噸糧食。
“而事實上,傳統豆渣烘干法成本較高,且所得產品口感粗糙,消費者接受度低,影響進一步推廣利用。豆制品加工廠附近如果沒有養殖場,豆渣清理的成本回收將面臨極大壓力。而日常采用的填埋、堆放等方式并不能成為長久之計,時間長了極易散發惡臭氣味,污染周邊環境!崩蠲鞅硎。
據介紹,目前豆渣多被用于動物養殖飼料,少量用于制作特色小吃,或被發酵為市場上少見的相關品類醬油!半S著環保意識增強,法律法規日趨嚴格,如果豆渣和黃漿水不能進行妥善處理,豆制品加工業將面臨嚴重挑戰!崩蠲髡f。
- 上一篇:自動化豆腐皮機械如此受歡迎的原因! 2019/1/15
- 下一篇:南通豆腐皮機,對商丘天晟廠家非常滿意! 2019/1/12